
汽車用鈦進入增長快車道
鈦合金是一種新型結構及功能材料,它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密度小,比強度高。鈦合金的比強度高于鋁合金和鋼,韌性也與鋼鐵相當。鈦及鈦合金抗蝕性能好,優于不 銹鋼,特別是在海洋大氣環境中抵抗氯離子的侵蝕和微氧化氣氛下耐蝕性好,鈦合金的工作溫度較寬,低溫鈦合金在-253℃還能保持良好的可塑性,而耐熱鈦合金的工作溫度可達550℃左右,其耐熱性明顯高于鋁合金和鎂合金,同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焊接性能。
鈦及鈦合金優異的性能自鈦工業化生產以來就倍受各尖端行業關注,伴隨著鈦行業的起步,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鈦材進入汽車工業。步入90年代,隨著世界性能源短缺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尤其是汽車工業,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國家先后頒布了一系列生態法規,對燃油率,二氧化碳排放量、汽車減重、汽車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發達國家和著名的汽車制造商都積極開發并增加在汽車用鈦方面的研究投入,為汽車用鈦提供了強大動力。
在當前汽車市場上,隨著豪華汽車、跑車和賽車需求逐年增加,鈦制零部件亦逐年增加。1990年全球汽車用鈦僅為50噸/年左右,1997年為500噸/年,2002年為1100噸/年,2009年為3000噸/年,預計未來也將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長,由此可見,汽車行業用鈦進入了加速增長階段。